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常常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令自己容易適應不同的場合。但在多個角色背後,我們又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重新觀照、認識自己,看看甚麼才是自己需要的?
人文學院邀得偶戲愛好者陳燕怡博士,為同學和同事帶來一場戲偶入門工作坊,透過當代偶戲的基礎概念,結合個人想像、記憶、情感和繪本故事,帶領參加者從不同的角度觀照自己,來一場藝術療癒的旅程。在這個過程中,重新認識自己,學會以更包容、更完整的方式接納變化多樣的自己。
戲偶工作坊:我的自畫像
日期
2025年11月6日(四)
時間
11:30 – 13:00
地點
大埔校園B4-LP-07
語言
廣東話(輔以普通話)
名額
20人(先報先得)
*同學及教職員名額各佔一半,因應報名情況可能作出調整
活動簡介
是次活動,工作坊導師將介紹當代偶戲在表達藝術治療的應用實例,帶領參加者以戲偶為媒介,進行自我觀看,呈現一幅自我的畫像。
導師簡介
陳燕怡 Summer Cat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哲學博士,研究興趣為作家的自我書寫、香港文學、繪本、偶戲與社區。過往幾年為教大「我城我書」社區閱讀計劃策劃公眾活動。曾獲2025年度亞洲文化協會(Asian Cultural Council)個人獎助金,以文學研究者的身分前往台灣考察繪本的行業生態及社區閱讀推廣經驗。熱愛社區藝術,多次參與各類社區偶戲工作坊,曾修讀國際偶戲組織(UNIMA)認可的戲偶治療(Puppet Therapy)課程。
截止報名日期
2025年10月31日(五)
*備註
出席是次講座的行政級別同事請先徵求上司批准。


